中新社香港11月30日电 (记者 戴梦岚)由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30日在香港开幕。展览将从12月1日至明年2月18日在香港科学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同步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展览开幕典礼上致辞说,这次展览全面并系统地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多年来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历程。希望这次展览可以启发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打好创科知识的根基,努力追寻航天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团长林西强表示,本次展览将通过展示载人航天工程30余年的奋斗历程,让广大香港同胞更多地了解载人航天、参与载人航天,激发公众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热情。新时代中国载人航天将迈上新的征程,中国空间站将在轨稳定运行10年以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将迈向月球以及更远的深空,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自2009年开始,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合办、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香港太空馆筹划的“少年太空人体验营”活动定期举办。参与“少年太空人体验营2023”的同学们在30日的开幕典礼上同代表团中的4位航天员握手、合影。
来自邓显纪念中学的曾浚程同学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参加体验营期间在青海冷湖火星营地的经历非常难忘,“今天面对面见到航天员感到非常兴奋,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载荷专家的志向,未来想在太空中做各类科学实验。”
据悉,本次展览香港科学馆的展品以工程实物和大型模型为主,包括空间站模型、神舟飞船返回舱等。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航天服、手稿等重要展品,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综合效益和精神文化为主题。(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江西德安11月30日电 题:江西德安:新乡贤致富不忘桑梓 渊明皇菊种出致富路
作者 巫发阳 程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初冬时节,走进江西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山脚下连片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村民们正提着竹篓穿梭其中,仔细地采摘色泽金黄、硕大饱满的渊明皇菊,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图为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农户正在采摘渊明皇菊。巫发阳 摄
“德安县吴山镇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所以我们将山脚下种植的菊花命名为渊明皇菊。”江西渊明故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凌飞解释说。
2019年,拥有百余家加盟店的吕凌飞从熟悉的零售行业转向了陌生的农业,回到家乡带领家乡父老一起种植渊明皇菊,“我心里放不下家乡、放不下父老乡亲,所以想回来把渊明皇菊种好,让家乡父老一起富起来。”
据了解,蔡河村渊明皇菊种植基地占地2000余亩,通过有机种植和生态轮种的方式提高品质,因此种出来的渊明皇菊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以及清热解火、明目养神、抗衰老等功效。
图为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渊明皇菊种植基地。巫发阳 摄
“因为我们采取轮种方式,所以每年只有300亩-500亩皇菊可以采摘,平均亩产量1000斤左右,总产量在30万斤至50万斤之间,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吕凌飞介绍说。
渊明皇菊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还同样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吕凌飞说,目前种植基地有7个长期工负责渊明皇菊以及其他蔬菜的日常照料,采摘皇菊时最多需要100多个临时工,每年光是给村民发工资就要60多万元,每年还给村集体分红至少10万元。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吕凌飞充满信心,“未来我们会继续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方向,充分发挥江西德安渊明故里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优势,围绕‘集团公司+渊明文化+生态基地+区域品牌’的模式,打造以渊明皇菊品牌为主的绿色原生态菊花茶产区的优质菊花茶园,让渊明皇菊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图为江西渊明故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凌飞正在向德安县委统战部工作人员介绍渊明皇菊。巫发阳 摄
近年来,德安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职能作用,围绕产业发展、人才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凝聚和发挥新乡贤的资源力量优势,引导新乡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新力量、展现新作为,凝心聚力共促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