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财务学系李达三讲席教授战昕彤30日接受采访时认为,ESG投资增长迅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简单的“负面筛选”不能真正改善环境问题,只有综合考虑财务回报和对环境、社会及政府的影响,发挥投资机构的主观能动性,才是ESG投资的“正确姿势”。
在“‘塑造未来: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征程’主题论坛”暨BI挪威商学院80周年庆典论坛活动中,这位学者直言,国际投资机构因其在海外的独立性,相较于本地投资机构能发挥出更积极有效的股东作用,因此国际与本地投资机构可在ESG的技术、经验及人才方面合作以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专家学者共议“塑造未来: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征程”话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如今,ESG作为企业绿色低碳的竞争力之源,重要性越发凸显。德勤经济咨询执行董事张国雄博士直言,ESG实践面临“如何量化”的挑战,评估ESG与GDP之间的关系以呼吁政府和企业关注环境保护是当今的主流做法。总体来看,中国仍需以监管的形式,通过ESG意识培养,实现ESG举措落地。
如何推行减排战略?DNV挪威船级社SCPA大中国区可持续发展业务解决方案经理栗广宇分享了其公司的ESG全流程定制化服务。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企业识别风险,确定短期责任,厘清优势及劣势,并通过培训变风险为机遇,辅助企业制定减排方案,改变运营模式,增强企业韧性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发展。随着越来越多ESG披露标准的发布,对于企业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企业应尽快接受现实,并转变战略以迎接挑战。
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企业如何贯彻并落实ESG战略?乌斯坦(中国)市场销售总监鲁玲燕介绍到,乌斯坦(中国)通过采用全电多功能海洋能源船舶设计等“更加高效的船舶设计”减少能源使用,并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同时采用大数据及数字化应用等科技手段实时检测能源使用情况,并延长船只的生命周期,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使命。
在主题论坛上,多位嘉宾一致认为,ESG是大势所趋,企业需转变观念,并采取积极举措将其纳入发展战略,并通过探索ESG相关的新商业模式,打造企业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联,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必然之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同日对记者表示,商学院需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负责任领导力的管理人才,积极融入可持续发展大局。
陆雄文强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BI挪威商学院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与教育理念,互相信任、彼此欣赏、通力合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ESG理念不仅在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中扎根深远,ESG课程课时数在总课时数中占比高达35%,成为项目的核心优势之一,且将ESG主题持续贯穿于研究和学生校友活动等各种人才培养过程,助力学生看清未来、扎实发展、抢占先机。陆雄文表示,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BI挪威商学院继续各展所长,培养堪称“全球领导者”的杰出商业领军人才,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教育力量。ESG一般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据悉,1996年,欧洲最大商学院之一的BI挪威商学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开办“变化管理”管理硕士项目,2003年,该项目转型为“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复旦管院是BI在海外的第一个硕士项目合作伙伴,复旦大学- 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也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之一。
BI挪威商学院校长Karen Spens教授告诉记者,项目通过汇聚两校优势教育资源,搭建国际化教学实践平台,已为世界培养出3000余名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在国际舞台具有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Karen Spens教授强调,BI挪威商学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肩负起培养“负责任的领导力”的教育职责,通过多样化的教育行为,加深两国在知识与实践上的合作,用教育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采访中,Karen Spens教授表示,人、地球和收益一直是BI挪威商学院坚守的三重底线,在关乎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大局中,商业领袖是推动企业变革、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BI挪威商学院鼓励并呼吁项目校友展现“负责任的领导力”,主动承担变革职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坚持寻找创新性解决方案,践行合乎道德的商业行为,并积极赋能团队,拥抱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可能。(完)
中新网迪拜11月30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30日在迪拜举行。国家能源集团乐东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晓在会上介绍,乐东公司位于中国海南,十年间,公司积极应对能源革命新挑战,勇做实现“双碳”目标排头兵,绘就了一抹绿色发展靓丽风景线。
据悉,本次边会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生态兴则文明兴。武晓介绍,2012年,乐东公司起航开局,相继建成两台350MW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海水淡化设施及7万吨级泊位1个。在企业建设发展进程中,不断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2018年,率先采用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了烟囱白羽消除、废水零排放。在机组烟气排放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低于1/10/10mg/Nm3,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创了燃煤机组“超超低”排放的先河,提前实现了国际能源署2030排放目标。
为推动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乐东公司采用无人值守螺旋卸船机、管状皮带作为接卸、运输煤炭的主要装置,有效解决了煤炭接卸运输过程中粉尘的问题,实现了“出煤不见煤,厂区无扬尘”的环保目标。
此外,乐东公司在立足火电发展的基础上,全力迈向绿色多元转型发展新征程,统筹推进“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基地建设,用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的发展模式,积极融入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清洁能源岛建设。
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乐东公司还积极践行“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企业宗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公司拥有海南最大的海水淡化装置,不仅解决厂区范围内全部的生产生活用水,还为周边村镇居民免费提供健康纯净的饮用水。乐东公司还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全部集中处理并分类利用。处理后的合格淡水用于厂区绿化,并向周边瓜农提供灌溉用水。
武晓表示,在“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基地”建设路上,国能乐东公司持续擦亮绿色低碳品牌,主动服务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努力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完) 【编辑:房家梁】